大家好,我是影叶。最近的教程为大家梳理了修图思路如何搭建,会很有帮助,点击下面红字即可阅读。

修图思路从何而来?详解思路构建与工具分类

        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如何充分利用ACR工具调整图片,在进入Photoshop之前,让图片尽可能完美。

       ACR中调整RAW文件是几乎无损的,所以我们要学会在ACR中做尽量多的调整,ACR不仅可以整体调整,也可以精修图片,本次教程给大家演示ACR的修图流程与工具用法。

       本教程练习素材获取方式:在微信公众平台“影叶的光色世界”主页面发送“003”获取练习素材进行练习。


619886312.jpg

        下面请看案例:

619886297.jpg


1、设置操作空间

      修图之前必须设置好操作空间,才能保证准确的成图效果。ACR的操作空间设置入口如下图,是界面底部的一行字,点击即可进入设置页面。(打开raw文件的时候才会出现底部的入口,打开JPEG图像时没有)

619886298.jpg

设置窗口如下:

619886299.jpg

      色彩空间:Adobe RGB

      色彩深度:16位

      分辨率:200到300之间都可以

      选择Adobe RGB和16位色彩深度为了让画面色彩层次更多,并且不容易产生色阶断裂。分辨率的话,用于网络上发表时,200到300是足够的,如果需要印刷30寸左右的分辨率可能要600。然这些参数和显示器也是有关系的,为了文章思路连贯,不在这里占用大篇幅讲解,我们在文章最后增加内容去科普。

2、整体调整曝光

      最开始的曝光调整是整体的,初步的,不要求一下子就调整到位,只要整体上能看清图片细节了,曝光比较均匀就可以。

619886300.jpg

    先提亮阴影和黑色,再压低高光,如果最后曝光还是整体偏暗,就调整第一项的整体曝光,但是以高光部分不溢出为原则,如果在增加整体曝光时高光部分溢出,并且高光的调整项已经拉到最左边,就停止调整整体曝光,即使画面整体偏暗一点也没有关系。

      “白色”的调整项,我个人喜欢往右调整,这样有助于增加图片的通透度,减轻画面发灰的问题。

3、渐变滤镜

      渐变滤镜可以把图片分成两个区域调整,是ACR里面局部调整的工具之一。

619886301.jpg

  如上图,拉动渐变镜后,绿线一侧是调整区域,可以通过修改右侧的调整参数来调整效果;红线的一侧是不调整的区域。通常渐变滤镜要应用多次,第一次应用只调整曝光,让各部分的曝光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效果,等整个图片曝光都调整好以后,可以再回到渐变镜工具去分区调整色温色调。

4、径向滤镜

       径向滤镜比渐变滤镜的选区要自由和精细一点,是椭圆形的选区,并且可以选择调整选区内部还是外部。

619886302.jpg

     比如提亮主体,利用径向滤镜工具圈出山体,然后在右侧调整菜单选择需要的参数,我适当提亮并且增加清晰度。

5、调整画笔

      ACR里的调整画笔工具其实就是制作选区,在你涂抹出的区域内进行参数调整。如下图,每使用一次画笔就会出现一个红色按钮,这个按钮是用来移动选区的,用画笔涂抹过的部分就是选区,可以拖拽平移选区到任意位置。

619886313.jpg

  渐变镜是把画面分为两个部分,径向滤镜是圈出来一片区域,“调整画笔”相对于前两者的优势就是随意进行选区,没有形状的限制。

619886325.jpg


6、污点去除工具

       ACR的污点去除工具没有Photoshop里那么多种,但是去除普通的污点还是够用的。把污点拖拽到干净的区域即可。感光元件进灰了,所以画面有些污点。

619886329.jpg


7、裁剪

      二次构图,也可以校正畸变之后进行裁剪,这个步骤很简单,就不多说了。

619886303.jpg


8、HSL工具

      有关这个工具的详细原理与用法请点击下方蓝色字体阅读。

619886304.jpg

     这张图我主要调整蓝色和黄色的饱和度与明亮度,蓝色管天空,黄色管地面的草地。

9、分离色调

       分离色调工具类似于Photoshop中的色彩平衡工具,但是比色彩平衡工具更方便调整一些,因为

619886305.jpg

    色调分离工具的色调调整项是完整的色相,所以想调整出来什么色调,就直接把鼠标点击在这个色相上,非常直观。不用像色彩平衡工具那样,自己要用3种色相去混合搭配出来想要的色调。

      上图中饱和度的选项是调整已经选好的色相的鲜艳程度的,如果饱和度为零,那这个色相就不显示出来。

      中间的平衡选项是调整高光和阴影的色调趋向,往哪边调整,就会偏向哪边的色调。

10、最后微调

       完成了以上调整后,最后依然需要回过头来整体微调,主要是曝光、色调和清晰度的微调,我最后利用渐变滤镜给天空加了一点紫色调,给地面加了一点蓝色调,并且将近处的杂草适当压暗。

       成图如下:

619886306.jpg

当然这只是ACR调整后的效果,如果加上Photoshop的精修会更好,但是本次教程为了讲解ACR的修图,所以不再继续说Photoshop里的流程。

      通知:影叶2020年4月南美巴塔哥尼亚摄影团正在招募中,前往阿根廷,智利,麦哲伦海峡三地拍摄,精品团只要8人,已有6人。

    有意向的同学请私聊影叶微信咨询:w18202270393


      下面我们把操作空间设置和显示器参数的关系讲完,这是在刚刚第一步中保留的问题。

1、色彩空间(色域)

色域分为:

Standard RGB  (sRGB)

Adobe RGB  (aRGB)

Prophoto RGB

      Prophoto RGB的色域最广,但很少见,所以一般不考虑;sRGB的色域最窄,一般用于互联网图像预览;而Adobe RGB的色彩覆盖范围要比sRGB更广,在后期修图时一般都使用Adobe RGB色域进行操作,就是因为Adobe RGB广色域能覆盖更多的色彩范围,更加接近相机中RAW格式的色彩信息,避免后期修图中损失原片的色彩。

2、色彩数量

      色彩数量关系到显示效果的色彩丰富程度,这个色彩数量其实和Photoshop中的“色彩深度”设置相关,下面我来详细讲解:

      在ACR插件打开RAW文件图片时窗口底部会出现一行字,点击它,然后出现下图窗口:

619886307.jpg

 这里有一个“色彩深度”的设置,分为8位和16位,其实就是说图像的色彩种类数量,色彩种类数量越多,色彩越细腻,这个设置可用于防止图像色彩断层,因为色彩断层的原因就是后期程度过大,导致你修出的色彩却不能显示出来,那选择16位的色彩深度,就可以显示出更多的色彩数量,也就不容易发生色彩断层。

      这是2次方的关系,8位通道就是2的8次方,等于256;这里指每种原色可以被分出256种颜色,那原色有三种,一共就有256乘256乘256约等于1600多万种色彩;16位通道就是2的16次方,那同理,三种原色相乘后,一共有上亿种色彩。

       显示器上的参数,其实也是根据这个设置的,显示器的色彩深度决定的是显示器色彩过渡的流畅度,一般用bit数来表示。简单来说,显示器面板bit值越高,其灰阶级数越多,能表示的颜色也越多,色彩过渡更为均匀。

3、Delta E 值

      Delta E 值是形容色彩准确程度的,这个值越小,色彩偏移越小,准确度越高,为了让显示器中预览的照片和我所拍摄的照片色彩保持一致,显示器的Delta E值应小于3,但因为修图对色彩准确度要求高,所以我一般会选择Delta E≤2的显示器。

本教程练习素材获取方式:在微信公众平台“影叶的光色世界”主页面发送“003”获取练习素材进行练习。

619886963.jpg

       本次教程分享到这里,希望对各位有帮助。

我会持续分享教程,所以请点关注,会及时收到更新内容。